“如果泊头工业区不能入选省级产业聚集区,将是很遗憾的事情。”不少熟知泊头工业区经历的人士笑称。
这种肯定的背后,是泊头工业区艰辛的付出。尤其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历经长期谋势、蓄势后的泊头工业区,适时启动二次创业,开始以新的姿态张扬充沛的活力和竞争力。
启动项目“发动机”培育新的增长点 “项目是园区经济实现新跨越的发动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投产,成为我们晋升省级产业聚集区很有分量的砝码。”泊头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张伟的话语中难掩对项目的“偏爱”。
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泊头工业区对入区项目首先考察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投资强度、贡献率,着力吸聚竞争力强劲的“高、大、强”项目。
今年以来,泊头工业区的“项目库”中共收进签约项目22个,签约投资额23.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15.5亿元。
项目来了就不能闲着。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泊头工业区不断掀起项目建设高潮。
截至目前,新开工项目17个,续建项目17个,竣工投产项目16个,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
其中,贝广电力与瑞恒机械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兆发机电价值162.2万美元的设备已到位并进行安装;志远环保完成10000平米车间主体建设和室外行吊一座;隆泰模具完成14000平米车间及办公楼建设,正在安装设备。
今年新签约入区的项目也不甘落后。
三井集团投资4.5亿元的万吨原酒项目、河北德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生产汽车模具及零部件项目、亿达环保投资7500万元生产环保设备项目、亚兴水暖投资6000万元生产阀门项目、达昌模具投资5000万元生产汽车模具及冲压件、沧州志诚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投资生产液压设备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预计大部分项目将于年底前投产。
把准发展“方向盘”力促企业提档升级 一个地方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归根结底要通过企业来体现。
紧紧扭住“做强做大企业”这根主线,力推企业登上发展新平台,成为泊头工业区二次创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泊头工业区及时收集、整理最新的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各个产业的发展现状,聘请河北科技大学制定了《泊头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在此框架下,引导、扶持企业在提档升级之路上疾行。
很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加大技术、研发、设备投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河北兴林集团是全国惟一的产值超亿元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常年为日本本田株式会社、日本小松株式会社、哈飞、昌河、江铃、长安、宝龙等多家汽车制造公司供应车身模具,年产值高达1.7亿元;河北京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磨煤机配件,单件重量在整个华北地区是最大的,其铸造水平也是最高的,对提升当地铸造业的总体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团采用世界先进的模锻工艺,改写了高级防爆工具依靠进口的历史,并且昂首走出国门,许多国际知名厂商争相抢夺其产品在海外的代理权……
河北兆发机电有限公司更是技高一筹,其总投资1540万美元的“精密数控机床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三轴以上联动数控机床1200台套的规模,创全省机床整机生产先河。
能够填补省内空白的企业和项目,无疑让泊头工业区在省级产业聚集区的争抢中占尽“风头”。
加大创新“油门”寻找服务新坐标 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一直是泊头工业区的“拿手好戏”,他们曾创下过仅用四个月时间便让一个投资4000万元的项目完成签约、选址、开工建设、投产“四部曲”的“奇迹”。
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如何续写好服务这篇大文章?泊头工业区的选择是:创新思路,由即时型帮扶向完善的服务机制跨越,并将其打造成品牌。
按照这一思路,紧锣密鼓的具体操作迅速展开——在服务意识上,突出主观能动性,由企业需求为主向主动帮扶为主转变;在发展环境上,突出观念更新,由服务体系建设向服务机制建设提升;在工作效能上,突出高效便捷,由简化审批手续向强化协调能力倾斜;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由项目手续办理、建设服务到在建项目和投产企业并重。
服务机制的日臻完善,催生了工业区各项服务举措与企业需求的“同频效应”。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遭遇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瓶颈。工业区管委会迅速协调沧州银行,为河北千里绿荫环保科技公司、泊头市阀门煤气化工设备制造公司等企业办理了贷款手续;今年以来,区内企业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业区及时组织举办了大型人才交流会,吸引近600人与企业签订了聘用合同。
与此同时,“消除生产六大浪费”、“经济危机下企业如何生存”等管理知识培训也相继展开,为企业快跑注入了智力资本。